网上有关“冬至的天气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至的天气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冬至天气变化特点日照时间短,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
冬至会不会下雨,这个是肯定的,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下雪是最有可能的。冬至时节全国各地气温很低,差不多进入严寒的冬季。而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达到一年四季中最长的一天。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过了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将真正进入冬季的主要时段,一直持续到四九。虽然目前江南地区仍是雨水偏多,气温偏高。冷暖空气仍处在僵持状态,不过接下来冷空气将越来越活跃。渐渐占据上风,至于冬季的降温情况会有多强,要取决于冷空气的影响程度和强度。
节气含义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冬至节气,是左河水描写冬至日的地球现象、气侯特征及草木花卉生长状态的七言绝句诗。该诗创作于2013年的冬至日,发表于《中国诗词月刊》2014年11期等。
此诗以科学的语言和形象的笔触表达了冬至日特征的科普知识,故被有关文章引用。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什么时间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一、时间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二、含义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三、气候不同
1、立冬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2、冬至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习俗不同
立冬习俗:迎冬、贺冬、吃水饺。
冬至习俗:吃水饺,羊肉汤、江南米饭、台湾糯糕、台州擂圆、苏州酿酒、江西麻糍。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和至的意思
北京时间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它是天文意义上冬天的开始。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由太阳的 高度所决定的。夏至日及冬至日,是太阳轨道 位于两端的日子。夏至是“太阳到达至最北端的日子”,而冬至是“太阳到达至最南端的日子”。与之相对,春分、秋分 是“恰好将夏至与冬至的太阳高度分为相等两段日子”。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意 二思看似相似,却不尽相同。
2、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分及中分点。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
3、夏至就是炎热的夏天来临。至,及来临,冬至也一样。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关于“冬至的天气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莘泽睿]投稿,不代表司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zsmmy.cn/xqzs/202502-59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司岷号的签约作者“莘泽睿”!
希望本篇文章《冬至的天气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司岷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冬至的天气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至的天气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冬至天气变化特点日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