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点在于数字技术在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渗透融合。
这已经成为我国改变制造业生产方式、要素结构、组织形态、产业业态,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自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世界主要制造大国都在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制造业的价格优势逐步削弱。
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剧烈变化、百年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较大的压力,需要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保障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改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保障。
工业互联网是以网络连接基础设施、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种第三方应用构成的一个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和新型制造业生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的数实融合不断深化,涵盖了制造企业全领域、制造业全产业链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制造企业所处的整个商业生态。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中国宝武、鞍山钢铁、马钢集团等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积极探索生产工艺优化、多工序协同优化、多基地协同、产融结合等典型应用场景。
一方面通过数据深度分析带动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提升,另一方面实现多区域、多环节、多业务系统的协同响应与综合决策,通过模式创新实现新价值创造和新动能培育。
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和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积极应用工业互联网加快企业数字化步伐。通过工业互联网进行设备预测性维护、远程可视化管理,不仅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
提高了生产资源的动态配置效率,还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服务模式,实现“制造+服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加快5G+工业互联网,会对制造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行业发展背景
1、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根据IHS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比值第一次略高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尽管体量巨大,但中国制造的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目前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高端制造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不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东南亚等国家低端制造业产能转移和国内人口红利下降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长期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必将导致人力成本的提升,削弱国内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优势,加速制造业向印度、泰国、越南等国低人力成本国家转移。
2、中国制造业正由低端向高端升级
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整体处在利润空间较小、附加值较低的环节,由低端向高端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产业升级的需求下,工业互联网有望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从而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化解产能过剩、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助力中国工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行业发展现状
1、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网络、软件、设备、平台的有机结合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可分为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软件层、应用层和安全体系等六大部分构成;其中:设备层是指包括智能生产设备、生产现状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及工业数据中心;网络层是指包括工厂内部和外部的通信;平台层包括了协同研发、协同制造、信息交易和数据集成等工业云平台;软件层包括了研发设计、信息管理和生产控制软件,是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价值的核心环节;应用层是包括了垂直行业应用、流程应用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应用;而安全体系则是渗透于以上各层中,是产业重要的支撑保障。从产业链划分来看,设备层、网络层属产业链上游,应用层属产业链下游,其余部分均归入产业链中游。
2、产业链上游:传感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传感器:工业互联网之眼
麦肯锡报告指出,到2025年,物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2.7万亿到6.2万亿美元之间,其中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数据采集入口,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我国传感器市场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510.3亿元,同比增长14.7%。随着各项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在各行业将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出现,并成为未来10、20年最瞩目的长期趋势。
——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之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根据IFR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不断上升。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37068套,同比增长26.8%。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73630套,同比增长69.8%。
——人工智能芯片:工业互联网之脑
我国对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相当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在CPU、GPU和DSP设计上一直处于追赶状态,绝大多数芯片依靠国外的IP核进行设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自主创新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中国在处理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近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183.8亿元。由于AI芯片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硬件,全球AI芯片发展水平还在起步阶段,中国凭借诸多利好因素有望领先全球,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预计2021年将增长137.6%,市场规模超过四百亿元。
3、产业链中游:工业互联网平台稳步发展
2019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国内前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确立了行业标杆。行业领先平台在设备联接数、数字模型数、工业APP数、活跃用户数、活跃开发者数等指标方面对比18年均有大幅提升。CCID综合上述指标对整体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活力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在2018-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活力指数”从55.3提升至62.4。
4、产业链下游: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行业在机械、能源领域领先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涵盖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机械、能源领域。根据《全球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企业主要分别在机械行业,占比36%;其次是能源行业,占比22%;再者是轻工行业,占比11%。就案例来看,36%的案例来自机械领域,重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饱和度逐年增长,面临服务化转型的需求最强烈。机械行业属于离散业,应用多在于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市场服务两个环节。而能源行业应用集中、资配置优化潜力巨大,占所有案例的22%。能源行业属于流程,的产品同质化度较高过控制优化成效明显。
5、产业竞争格局:企业层次分明,各有优劣
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竞争层次较为分明,涵盖软件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与初创企业。从软件企业来看,工业互联网主要代表企业有用友、东方电信等,以Saas服务转型为战略目标。在制造业企业中,以三一重工、海尔等企业为代表,其优势是熟悉生产制造流程但云计算技术较为薄弱;在互联网企业,以BAT为代表,虽然云技术领先但是缺乏专业和全面的工业知识;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方面,华为和宝信软件等带领行业可以制造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服务等整体信息化服务,但云计算技术稍弱;此外,初创企业以昆仑数据、树根互联等代表企业为主,其领域专注度高,创始团队通常来自头部信息科技和工业企业,但资金实力较弱。
产业生命周期: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成长阶段的交界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国内外的探索也全面展开,正推动全球工业体系的智能化变革。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仅有几年时间,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成长阶段的交界处。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都是行业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在“2019 年经贸热点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等智库专家就国内外经贸热点,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工业互联网”“5G”“数字科技“等新概念、新技术将作为平台和工具发挥巨大作用,为实体产业创造新机遇。
对于提高效益,有效投资,增强工业供给能力等热点问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中央多次强调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重大工程,制造业迫切需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特别是绿色、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要做强做大做优,从而提升工业经济的供给能力。
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代表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升级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与5G同作为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又首提“工业互联网”,强调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工业互联网,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工业互联网一方面可以优化存量,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大增量,通过全面的互联互通,带动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催生新动能,最终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
当前备受关注的5G商用落地,李毅中指出,发展5G第一要积极,但也不能太急,还得一步一步走扎实,5G并不是隔断历史,而是在4G基础上发展,不断改进改造。
李毅中特别指出,工业互联网应当与5G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要把5G建立到工业互联网里面去,提升工业互联网的能力,充分赋能工业企业”。他认为,国家对5G技术应用高度重视,同时国内工业两化融合基础雄厚,5G在工业制造业运用的时间不会落后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太多。
关于“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杨苑钟佳]投稿,不代表司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zsmmy.cn/xqzs/202502-39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司岷号的签约作者“杨苑钟佳”!
希望本篇文章《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司岷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转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